超万人观看的系列公益讲座:“高校教学新常态: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为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解决高校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实践困惑,引导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创新,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支持下,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虚拟教研室与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高校教学新常态: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系列公益讲座于5月5日-14日以在线方式顺利举行。全国共有452所高校1500余名老师参会,累计10155人次观看直播。

系列讲座主讲教师合影

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邀合作研究员孙林宏证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博士,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熊宏齐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龚晖教授,国家开放大学王宇博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陈斌教授,北京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边磊老师,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陈朝晖副教授,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张景晖副教授,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王震亚教授,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虚拟教研室冯菲老师共十一位高校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进行了系列分享,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虚拟教研室主任、北大教育学院汪琼教授为本次活动开场致辞。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在线方式共同学习和交流高校混合式课程建设的经验做法,探讨与总结高校混合式教学与教学创新的关键要点,是一段特殊、高效又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十一个主题讲座涉及有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核心要点与常见问题,对于后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带来了全新的视角、科学的方法与改进创新的思路。

本次系列讲座是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虚拟教研室教学成果转化的项目之一,通过直播会议和钉钉群视频回看等多种形式为一线教师提供学习支持。后续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虚拟教研室还将深入开展“教学创新”系列教研活动,搭建教学实践者与研究者交流合作的教学学术平台,为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创新提供资源基础与学术支持。

 


系列讲座精彩回顾
 

 

5月5日下午,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邀合作研究员孙林宏证博士作了“以学习为核心的混合弹性教学”专题报告。报告从全球高校教学与教育科技发展趋势切入,解读数字教学与学习的关键议题,聚焦介绍以学习为核心的混合弹性教学模式与相关技巧,通过各领域教学案例分享经验与观点,总结数字化教学可参考的反思维度,并开放线上讨论交流。

5月6日下午,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晓军博士作了“数智化时代的教学创新与混合式教学的突破”的报告。报告主要从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学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的五个突破以及研究导向的混合式教学创新案例三个方面进行分享交流,给予老师在教学设计和过程考核的启发。

5月6日下午,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熊宏齐作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教学设计与虚实融合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的报告。报告通过详实的案例,围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以及虚实融合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深入解析。熊宏齐教授的报告还着重强调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持续建设的具体要求,并建议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化标准化建设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持续建设的重要内容。

5月7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教授龚晖博士作了“混合式教学的技术逻辑和教学实践”的报告。报告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分析讲解,他指出2022年秋季混合式教学的形式,剖析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混合式教学适用于的类型课程,分析混合式教学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内容,并针对线上教学的学时是否应该还给学生、线上部分应该如何确保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如何制定混合式教学的质量管理办法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体会。

5月7日下午,国家开放大学讲师王宇博士作了“混合式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报告,他指出现在很多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老师都对学生“不配合”、“不积极”、“不主动”表示头疼,针对一流本科课程要求增加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让学生忙起来,这更加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仍然面临不少挑战。王宇博士重点从学习动机的MUSIC模型入手,为那些已经开展和准备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老师提供激发学生动机的原则和若干策略,从而提高混合式教学的成功率。

5月11日下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斌博士作了“虚拟野外实习教学发展前沿与建设应用”的报告,报告主要分享了虚拟仿真技术在野外实习教学课程建设中的实践和应用经验,虚拟野外实习教学系统面向野外实习的教学需求,结合课堂教学和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需求,采用三维建模,实景影像,多用户协同等技术,有效弥补了野外实习行程受限、高成本、高风险等不足之处。报告进一步分享了虚拟野外实习系统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各种前沿技术。

5月11日下午,北京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边磊作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的报告,报告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与大家分享了有机化学的课程概况,阐释了课程问题与需求、教学设计的落实,采用支架式教学策略,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搭建学习支架,发展适合不同类型实验内容的混合教学模式。

5月12日下午,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陈朝晖作了“‘多环节交叉融合+智慧教学工具嵌入’混合教学模式─以《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为例”的报告,报告以《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为例,分享“多环节交叉融合+智慧教学工具嵌入”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并就混合式教学实践中的几大难点问题,例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翻转,哪些适合混合,哪些教学内容适合线上,哪些适合线下,以及如何提炼课程思政元素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的思考。

5月12日下午,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张景晖作了“‘无边衔接家校双线’——疫情下的《西方音乐史》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报告,报告试图通过部分线上线下通用的混合式教学形式,尝试在当前的情况下尽力保证在家学生与校内学生的学习环节同步,封校线上与解封线下的教学过程顺畅衔接。

5月13日下午,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王震亚博士作了“基于虚拟教研室的开放式课堂和共享式教学探索”的报告。报告通过丰富的混合式教学的经验与案例分享,较为深入地分析了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身份与角色,幽默且严谨的提出了要注重“开放式教学”的理念。王震亚博士阐述了自己虚拟教研室的发展设想以及下一步的规划,号召各位教师共同探究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改革的未来趋势。

5月14日下午,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中心冯菲作了“混合式教学设计成熟度模型”的报告。报告主要以混合式教学设计成熟度型背景信息、混合式教学设计过程以及模式三个方面进行,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她指出混合式教学是高校未来的主流教学模式,介绍了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特殊性及基本的教学设计方法,简述了设计模式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以及设计模式体现出来的不同成熟度,探讨了持续改进与优化过程中每个关键的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助力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快速定型与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