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实验室一体化平台

VR实验室一体化平台目前是高校教学中越来越受欢迎的教学方式,我公司生产的VR实验室一体平台,包括实验软件、硬件,可为学校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动作捕捉软件
1.显示界面模块化,显示区域与用户操作区域相互独立;
2.显示方式多样化,支持多显示模式(3D正交视图、3D透视视图、2D图像视图、图标等)、多视角窗口,多视图显示方式;
3.显示方式人性化,操作窗口大小可灵活调节;
4.日志信息显示,显示UI操作及服务器反馈信息的日志;
5.支持中英文双语切换。
6.显示相机的基本参数,包括IP、ID、系列号、版本号;
7.基本参数的设置,可以设置相机的帧率、曝光时间、闪光灯亮度、阈值、增益;
8.成像质量检查,支持在多种模式下查看成像质量。
9.重新寻找相机和相机的重启 当有相机没有连接上的时候可以重新寻找相机,确认相机都能够连接上,当相机出现故障时可以重启该相机。
10.原图和坐标模式的切换 可以在界面操作查看对应摄像头的的原图或者坐标图;
11.屏蔽点(Mask) 自动创建和屏蔽MASK点;
12.支持多相机同时标定,缩短标定时间;
13.设置相机系统中心点,标定中心点可变,提升标定中心点设置灵活性;
14.可显示当前标定效果,标定反馈可视化;
15.标定数据可保存与加载,便于重复调用。
16.识别方式多样,可识别刚体结构,也可识别分布零散的标记点;
17.支持上百个刚体,近千个标记点的识别与跟踪;
18.刚体绑定灵活,组成刚体的光球数量可调,可选择使用模板或不使用模板创建刚体;
19.刚体数据处理多样,刚体数据可保存,可另存,可加载、可替换;
20.显示刚体的位置和角度、Marker点的相对位置和颜色、半径,支持设置刚体中心点的位置和旋转角度、控制盒的颜色;设置Marker点的颜色、半径,颜色设置选择支持48种基本颜色,还可通过拾色器自定义颜色。
21.刚体调整方式便捷,可通过直接输入数值或拖动鼠标方式进行刚体调整;
22.刚体在绑定时,数据流传输方式支持自定义选择是否使用VRPN协议传输数据。
23.支持鼠标右键快捷键操作,选择创建刚体、重命名刚体、删除刚体、设置刚体中心点、删除单个3D点。
24.支持选择数据流传输方式Datastream或VRPN协议,支持选择软件输出数据流形式,包括单独发送点数据、刚体数据或同时发送。
25.支持选择软件数据输出帧率1-338帧可调。
26.支持一键设置T姿态约束。
27.跟踪状态可视,可显示每一相机的光球捕捉情况,以及每一光球的被跟踪情况;
28.支持在线模式和离线模式,一键录制动捕数据,支持CSV格式保存动捕数据。
29.支持离线模式下,逐帧播放动捕数据,支持自动循环播放。支持显示当前帧号,支持选择在任意一段帧序内播放。
30.辅助跟踪显示健全,可显示2D坐标的合适尺寸,可显示2D坐标重建后的3D点,可显示图像缩放比例;
31.识别跟踪过程支持单个或多个相机的重启与升级,用户无需重启跟踪软件;
32.三维场地空间的设置,在软件中灵活设置场地的大小。
33.灵活观察场地捕捉情况,可开启显示相机跟踪射线。
34.数据可输出至Unity 3D,Unreal Engine 4等应用软件;

(二)虚拟桥接软件
1. 支持任意屏幕尺寸沉浸式显示系统(CAVE、HMD、CADWALL、Workbench、Reality Center等);
2.支持操作者在沉浸式环境下与三维场景交互;
3.可安装在连接控制器的任意一台PC机中,实现对控制器远程访问;
4.控制主机软件接口:Trackd,VRPN或直接通过SDK自定义;
5.根据现实环境尺寸输入到三维环境设计窗口中自动生成投影矩阵,并可随时调整,进行运行时实时预览。
6.支持操作者直观的与模型进行实时交互,支持鼠标或者操纵杆等工具对模型进行任意的移动;
7.支持位置跟踪,能够支持位置跟踪系统实现操作者的视点及漫游设备的空间位置定位;
8.支持基于Unity3D开发的3D应用程序;
9.支持win7/win10操作系统
10.提供基于Unity3D开发SDK,无缝兼容Unity3D ;
11.提供API函数接口,无缝支持Unity3D C#脚本。
12.支持基于工业标准的计算机图形工作站;
13.具备导航跟踪功能:
a. 支持各种导航设备(基于DirectX接口的游戏手柄、飞行摇杆、三维鼠标),结合导航功能和跟踪功能,可以进行视角导航、位置跟踪、设备定位等交互式操作;;
b. 跟踪功能:支持A.R.T.、InterSense等光学跟踪系统;
c. 跟踪功能和VRPN(Virtual Reality Peripheral Network 虚拟现实周边网络协议);
d. 支持A.R.T.光学跟踪系统;
e. 跟踪功能,支持3D应用程序以头部跟踪方式和手持式交互设备进行自主的沉浸式交互体验。
f. 手指跟踪功能,支持数据手套等设备;
14.支持主动立体和被动立体两种立体模式;
15.软件需支持基于QuadBuffer和3DVision的主动立体方式;
16.软件提供软件安装、产品配置、产品使用等详细培训;
17.软件在PC集群硬件模式下,可通过扫描功能,自动搜索IP找到PC集群对应计算机,并自动分配投屏到每台PC机画面;
18.所有显示投屏屏幕可手动拖拽进行定制化排布;
19.支持虚拟控制器与追踪设备和按键进行一键绑定;
20.支持交互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实时数据以图形变化的方式可视化监控;
21.提供集群计算机之间网络和性能状态监控,可实时观察每台计算机状态;
22.支持操作过程录制,在无交互设备环境下播放之前录制好的演示过程;
23.系统配置参数修改后自动保存,并自动发布到PC集群,无需配置文件;
24.支持试题考核模块,在考核模块中可以以试题的形式自定义考核内容,用户自定义编辑CSV文件存于软件安装根目录下(”begin.csv”),单击考核界面Start即可开始考核。
(三)桌面级VR一体机
一、桌面三维交互一体机模块:
1.设备一体式设计,底座支持左右旋转,转换不同方向,方便观看者观察3D影像及场景。外观可见不少四组红外传感模组,水平均匀分布。
2.支持3D姿态动态调节,光学追踪系统可准确判断眼睛所在位置,根据视角的不同转换不同视角下的显示内容。
3.提供OpenGL、Unity3D、UE4等常用三维引擎的SDK开发包,SDK支持≥两支空间交互笔。
4.同一台一体机上,支持两支空间交互笔接入,支持两支交互笔同时在一个三维场景使用,并观看场景3D立体效果。
5.具有多人协同操作核心功能,在局域网内支持至少2台设备协同操作,并观看场景3D立体效果。
6.交互笔支持以下性能:
1)功能满足:
含一根USB线缆,无电池,不需要充电;具有至少三个逻辑操作按键,一个RGB指示 灯及一个力反馈震动马达及一个六自由度惯性测量芯片;具备3个自由度坐标轴移动、3个自由度坐标轴转动。
2)旋转精度至少满足:
绕X轴旋转精度:≤1°,绕Y轴旋转精度:≤1°
3)定位至少满足精度:
X轴精度:±2mm,Y轴精度:±2mm,Z轴精度:±2mm。
4)解析度至少满足:
X轴解析度:≤2mm,Y轴解析度:≤2mm,Z轴解析度:≤2mm。
7.跟踪眼镜与观看眼镜接受红外同步信号,非其它方式接收同步信号,红外3D眼镜的透光率大于35%。
8.3D跟踪眼镜一副,主动式红外接收,自动匹配,无需对码,即拿即用,具备≥5个光学反光标志物。
9.3D观看眼镜一副,主动式红外接收,自动匹配,无需对码,即拿即用。
10.支持外部信号输入,接入外部信号无须物理按键切换即可实现自动信号源切换。
11.性能:CPU≥Intel I5 7400、内存≥8GB、硬盘≥512GB SSD、缓存 GTX 4GB内存或以上独立显卡。
12.实际显示物理大小不小于27 英寸,有效的物理显示面积不小于590mmX330mm,分辨率为≥1920*1080p,图形刷新率为120Hz,可视角度不低于170°。
13.自由可选配的插拔式一体电脑和外接主机两种升级方式设计 ,便于后期硬件升级维护;无外部连接线路并且具有内置扬声器数量≥2个。
14.支持以太网连接,支持802.11a/b/g/n高速无线传输、支持蓝牙4.0。
15.支持动态视差调节、支持3D/2D自动及手动切换。
16.内置式3D-Sync同步信号发射口,内置MR相机固定接口螺丝,无须外置三脚架等固定设备即可完成MR摄像设备架设。
17.一体机背面具有上下至少两套散热结构;具有不少于6个USB接口、1个Type C接口、1个USB B型接口。
18.支持手势识别,提供不少于15个关节识别;提供卧式独立整体式包装,利于承压运输。
19.设备内置线上个人及团队培训系统入口,可使用web浏览器在PC或移动终端使用。具有至少中文、英文、西班牙文。
20.支持H.264 MVC编码器、左右、上下、帧连续等常见3D格式、支持左右替换,支持开启3D文件获取信息、支持行交错、列交错、实景立体、包括红蓝绿纯色算法内的至少10种算法;支持控制视频、字幕及播放的控制:提供古典乐在内的15种音效;支持对亮度、对比度、饱和度、颜色控制;支持包括Segoe UI、Verdana等超过100种字体的变换;支持5秒为单元的快进搜索及跳转。支持内置设置固定位置最小化、自动旋转画面到图像的水平和垂直尺寸;支持搜索信息:解码器类型,输入输出格式、尺寸、音频解码、采样率等。
21.具有可优化自检系统,支持实时监控VR软件硬件运行装调,至少支持10项关键数据并以不同颜色绘制在同一张表格中;支持设置1秒、2秒、5秒等至少10项监测间隔;支持本地USB协议、tcp/ip协议、串口232/485、http协议提示及报送预警及监测信息;支持本地报告数据保存;支持现实Max最大值及实时数值;支持设置系统自动启动。
应用管理平台软件功能包括:
1.支持硬件驱动、服务、应用软件更新功能。
2.人机界面友好,可视化下载进度条,支持一键启动应用软件、一键更新、一键下载等操作。
3、可显示已安装的所有应用软件、硬件驱动、后台服务等信息,包括版本号、项目介绍、项目名等重要信息。
4.支持云端下载,云端浏览可更新的应用软件、硬件驱动、后台服务。
5.支持界面数据刷新功能。
6.支持提示所有已安装软件证书状态,包括已激活、已过期重要信息,方便用户查询。
7、支持增量式及全量式更新两种模式。
8、采用 C/S 架构,方便客户维护。
(四)VR行走平台
一、设备整体使用参数
1.产品重量:120kg
2.功率:≥36w
3.占地面积:1.8㎡
4.适配身高:115cm-195cm
5.适配腰围:78cm-147cm
6承受体重:<130kg
7 可调节高度:89cm-112cm
二、设备技术参数
1.脚部传感器采用9轴加速度传感技术
2.脚部传感器续航时长为不低于8小时
3.传感器感应延迟100ms
4.腰环转向识别精度打到1°
5.无线传输制式采用2.4G
三、接口
USBx1、220V两相插头x1
其他设备详细参数
1.主机:轻便易安装,整体机体可拆卸,可自由调整高度。用于承载用户脚步行走。
2.具有腰部保护塑料环:VR跑步机须配有塑料防护腰环,腰环内内置环状感应元件准确读取使用者的转向和移动数据。腰环与主板之间用连接线进行数据传输。
3.具有可调节立柱:VR跑步机由两根金属立柱支撑,立柱随着液压杆的升降可有不低于6档的不同高度调节功能。
4.脚步追踪器:须提供具备惯性测量单元功能可即时感测追踪器2个,安装在专用鞋上以追踪用户脚步运动数据,数据通过蓝牙传输。
5.专用鞋:VR跑步机对应多种尺码的专用运动鞋,专用鞋上需安有能装上脚步追踪器的塑料件。
6.安全腰带:腰环上配有不低于两种尺码的腰带,针对不同腰围的使用者进行更换和适配。
四、驱动
    支持Win8.1/Win10操作系统,使用时跑步机连接电脑,且电脑上需开启专用驱动,驱动可随时通过驱动查看万向移动平台及相匹配的传感器运行状态,同时可以看到传感器剩余电量信息。
    在驱动的高级菜单中可以查看更加详细的数据信息,包括跑步机使用时的行走示意、腰环位置指示、腰环角度数据、行走的步数数据、行动距离。并且可以通过预先输入的使用者体重自动计算出实时卡路里消耗。
(五)运算工作站
1.提供门户网站灵活配置功能。支持多个模块自由组合、站点导入导出以形成新网站;支持管理员在线编辑站点中的模块文件、全局样式文件、js文件,可随时在线完成门户网站的更替,无需手动替换服务器文件,以实现更换不同风格样式的网站页面,并支持实时预览。
2.平台采用B/S架构设计,提供系统管理功能,包括用户、分组、角色、权限、日志的管理与维护。
3.自定义组织架构:支持自定义组织架构,支持3级组织架构定义(院,专业,班级)。管理员可以对学院、专业、班级进行增删改查、支持数据的批量操作。
4.用户数据管理:支持用户数据的批量导入/导出,批量禁/启用,批量删除/恢复。数据导入时,提供了用户模板,按照模板添加进行导入,并且在添加时可检索到数据的错误信息并进行提示,提供用户注册功能。
5.用户角色及权限管理:系统角色可灵活配置,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自主添加,给不同的角色配置不同的功能权限,满足教务管理、教师教学、学习的需求。
6.提供课程管理功能,可对课程进行编排。支持设置课程目录并添加各类课程资源,资源种类包括:文档课件、视频、虚拟仿真实验、习题练习和考试;支持选修与必修设置;支持按照列表或者图标的形式显示。
7.提供开课管理功能,支持面向班级和选课两种开课模式。面向班级形式,选择行政班级即可;选课方式,设定选课的时间以及选课人数上限。
8.支持的实验资源类型有虚拟实验、演示实验、应用虚拟化实验、客户端实验。
9.提供虚拟实验教学管理功能,包括虚拟实验资源信息的维护,虚拟实验安排、实验批改、成绩管理和实验报告管理。
10.提供实验课安排功能。教师可以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和自身的要求,设置实验的开始时间、截止时间、实验成绩和报告成绩占比并安排给,同时支持设置每个实验在总实验课中的所占比例。
11.提供学习资源的添加和维护功能。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添加并布置文档、视频、试卷和虚拟实验四类课程资源。
12.提供实验智能指导的规则制定功能。实验前,教师可以在实验台中自由选择拖动实验器件,将各器件连接成电路图,设置每个实验器件的参数,自主灵活搭建实验内容;系统可根据教师自由搭配的实验内容自动生成指导规则,对于生成的规则,教师可根据需要进行删减和修改规则内容、每条规则对应得分;确认无误后生成最终指导规则以及智能批改的得分要点。
13.提供实验过程的智能指导功能。实验中,可以随时请求指导,系统会根据的学习进度以及当前学习结果,给出对应的指导内容,指导内容可分粗略指导和详细指导,按照老师设定的规则逐步引导完成整个实验
14.提供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功能。实验后,系统会将的学习结果与老师设定的指导规则逐条进行自动匹配,匹配无误,系统会自动给出对应得分;匹配有误,系统会自动给出错误状态,该点不得分。最终系统还会根据实验安排时设定的成绩占比,按照比例给出最终得分。教师可以看到每一个的每一步的得分情况,便于老师进行更好地监管和监控。
15.提供实验报告生成功能。支持教师预设实验报告模板,模板可分为:在线填写、本地word上传、在线编辑三种模式;实验报告模板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参数化设置,预留虚拟仿真资源与报告模板对接元素,用于对接虚拟仿真资源回传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几种类型;实验结束后可查看媒体及文本集一体的实验报告。
16.提供实验报告管理功能,支持在线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可使用批改工具在报告上进行在线批注和批改,增加/去除批改痕迹;支持实验报告上传WORD和PDF,支持WORD和PDF在线预览和批改。
17.提供实验报告导出功能,教师端可按HTML、WORD、PDF三种形式导出实验报告;端可以导出自己的实验报告,支持将教师的实验报告批改痕迹以HTML形式导出。
18.提供实验成绩统计结果的查询功能。教师批改实验后,可查看成绩。教师可按单/多个实验导出成绩。
19.提供教学效果评估功能,教师设定评价标准和模式,可安排间相互评价打分,并查看最终的互评结果;评价标准分为评价细则及分数区间,单体评价模式以及分组评价模式,教师可以自由选择设定。
20.提供习题库功能,习题类型包括单选、多选、判断、排序、填空以及简答题,支持教师对习题进行编辑,题目内容支持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题目选项支持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添加对选项的说明以及对题目的提示,支持选项的增、删、改和排序操作,也可以设置选项的显示形式(每行几列)。
21.提供习题自动批改功能。支持单选、判断、多选、排序和填空题自动批改。
22.提供试卷库管理功能,支持策略组卷和手动组卷两种组卷方式。策略组卷,即通过选择章节、题型和题数,按照规则随机生成试卷;手动组卷,即通过选择章节、题型和题目组成试卷。
23.提供习题自测功能,支持顺序练习、随机练习、章节练习和题型练习4种方式。
24.提供习题统计管理功能。支持查看每个实验课配套习题的整体平均得分以及每道题目的平均分;支持查看每道题目的答对人数、答错/未答人数;支持查看每个题目中每个选项的选择人数及占比并导出;支持以图表的形式统计出每个题目的答对答错人数、每个题目中选择每个选项的人数、整套试题的优秀、及格和不及格人数。
25.提供实验项目的申报管理功能。支持添加实验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资源简介、建设队伍、网络配置、简介视频、引导视频、操作步数、实验学时、实验缩略图、实验展示图片、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实验原理、实验要求、实验课件资料以及实验常见问题。
26.提供并发提醒功能。管理员可设置最大并发数,当进入实验时超过最大并发数,系统将提示当前排队人数。
27.提供网络环境带宽提醒功能。当该实验当前的网络带宽小于该实验所需的最小带宽时,系统会提示用户当前网络带宽不满足实验带宽要求。
28.提供留言评价管理功能,支持管理用户的留言评价,并进行删除、回复、审核操作。
29.支持全院范围内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申报,按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技术接口规范(2020版)》(简称2.0接口)要求,与教育部实验空间(ilab-x.com)进行数据对接,可传递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实验开始时间、实验结束时间、实验时长数据、实验步骤数据,支持1.0接口与2.0接口任意切换兼容往年国家级项目对接。
30.支持实验步骤数据对接,虚拟仿真资源可通过接口将实验步骤的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成绩、操作次数、考察点和步骤评价数据上传至平台,平台可统计步骤数据是否正确并查看得分详情数据。
31.提供实验总体成绩查询和统计功能。实验资源与系统按照接口对接后,可在坐标轴中以散点图的形式展示每个实验环节中每道题目的答题正误情况、每个实验环节总体题目答题情况(正误数)、每个环节答题明细(每道题目的答题人数、正确率、错误率)。
32.提供学习记录查看的功能,可以看到用户的基本信息、分数、实验报告、访问次数、累计用时、起止时间。
33.提供评价和打分功能。用户可对学习的实验进行评价、打分,管理员可对其进行查看、删除、审核和回复管理。
34.提供数据统计功能,包括对整个学院的专业、课程、资源、开课、实验安排、虚拟仿真实验、师资力量、在线用户、实验空间用户、临时用户数据进行集中统计。
35.提供课程资源统计功能。支持按照文档、视频、考试、虚拟仿真实验、理论学方式统计每个学院的课程资源数据,并以图表形式展示。
36.提供优秀率和及格率统计功能。以饼状图的方式统计出每个实验的优秀率和及格率。
37.提供全国范围内访问分布统计功能。支持以图、表的形式清晰地查看到每一个地区的实验访问情况。
38.提供成绩统计管理功能,通过饼状图的形式统计各个实验的及格率以及优秀率占比。
39.提供学习记录统计功能。支持查看用户学习记录并可查看实验空间用户学习记录,记录内容为学号、姓名、所在学院、分数、实验报告、访问次数、累计用时、当次开始时间、当次结束时间以及操作时间,并可对学习记录进行删除和批改操作。
40.提供申报项目使用数据统计功能。统计内容为:ilab开放、实验总时长、实验平均用时、实验总时长、平均实验次数、累计学习次数,并可查看各省的访问次数。
41.提供平台及国家级实验项目联通监测服务,支持对平台及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进行每周7*24*2的双倍智能监测,支持汇总检测项目的联通率、停滞率、总时长、联通时长、停滞时长、总测试数并将当月监测报告信息保存至本地。支持将联通异常的检测结果通过短信提醒至所有负责人员,为项目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保障。
42.数据库监控:
1)通过对所有请求SQL进行分析统计给出相关数据:SQL语句、执行数、执行时间、最慢、事务中、错误数、更新行数、读取行数、执行中,最大并发,执行时间分布,执行+RS时分布,读取行分布,更新行分布等。
2)可以对执行SQL进行安全防御,可通过系统查看:检查次数,、硬检查次数、非法次数、黑名单命中次数、黑名单长度,白名单命中次数、白名单长度,语法错误次数,表名,Select数,SelectInto数,Insert数,Update数,Delete数,Truncate数,Create数,Alter数,Drop数,Replace数,删除数据行数,更新行分布,更新数据行数,读取行数,读取行分布等。并可通过系统查看具体数据表访问次数,通过对数据分析查出表操作有问题的表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加固。
3)通过系统查看系统运行情况包括:最大并发、请求次数、会话数、Jdbc执行数、Jdbc时间、读取行数、更新行数、操作系统访问统计(MacOSX、Windows、Linux)。
4)通过对访问路径统计,可详细分析系统热点功能及压力集中路径,便于对系统优化升级,包括详细统计有:URI(路径)、请求次数、请求时间、最大并发、Jdbc执行数、Jdbc出错数、Jdbc时间等。
5)系统可以详细跟踪系统每个会话状态,并给出统计信息:SESSIONID、Principal、创建时间、最后访问时间、访问IP地址、请求次数、最大并发等。
43.安全保障:
    1)提供域名白名单管理,防止平台接口被恶意调用,保障平台接口不被恶意程序攻击。
    2)平台可通过灵活配置,检测用户提交内容是否存在恶意代码,防止xss、sql注入等攻击,保障平台运行安全。

二、实验室硬件
(一)小间距LED模组
1.像素间距(mm):≤1.86;
2.像素密度(点/㎡):288906点/㎡;
3.换帧频率:50/60/120Hz;
4.工作时间:7×24小时连续工作无故障
5.温度范围(℃):工作温度:0—40存储温度:-10—50湿度范围(RH):工作:10-80%(无凝露)储存:10-85%;
6.亮度均匀性≥98%;
7.色度均匀性±0.002(Cx,Cy之内);
8.外观结构:显示单元墨色均匀性;
9.白平衡色温6000K-8000K;
10.屏体色温2500K-10000K可调;
11.灰度:刷新率不变:100%亮度,16bits灰度:70%亮度,15bits,50%亮度,13bits;20%亮度,12bits灰度;
12.亮度:0-910CD/㎡可调;
13.亮度调节:手动/自动/程控;
14.水平视角/垂直视角:160°/150°;
15.整屏拼缝和平整度≤0.1mm;
16.寿命典型值:≥12万小时;
17.平均功耗: ≤150W/㎡ 峰值功耗≤450W/㎡
18.最高对比度:8000:1
19.维护方式:前维护;
20.刷新率:≥4000HZ/S;
(二)图形工作站
1.采用虚拟现实3D渲染型图形工作站,流畅播放3D场景及3D程序,专门针对虚拟现实高强三维应用所优化,在64位Windows平台上实现高性能专业图形运算,支持500万面超大规模虚拟现实场景实时漫游,帧率不低于30FPS,支持16倍抗锯齿,32倍各项异性过滤。
2.CPU:Intel 处理器,8核及以上
3.内存:DDR4代,32GB以上
4.显卡:性能不低于NVIDIA P5000 16GB及以上
5.硬盘1:SSD 256GB及以上
6.硬盘2:HDD 1TB及以上
7.网卡:千兆及以上以太网卡
8.操作系统:Windows 7以及上正版系统。
(三)动作捕捉摄像头
1.抗干扰性:采用红外光学追踪,不受电、磁和声音干扰;
2.追踪精度:相机分辨率≥1280*1024像素。视场角≥82°* 70°,最远追踪距离≥8m。
3.追踪实时性:追踪摄像机最高帧率210FPS,支持帧速可调,提供良好的沉浸式体验。
4.系统稳定性:摄像机满足全局快门; 镜头类型: 3.5mm F#2.4,捕捉精度<1mm
5.准确性:追踪相机可区别追踪目标和环境背景,采用850nm 窄带通滤光片,捕捉850nm红外波长,支持大功率补光和环境光过滤,每个相机搭载不少于14个超大功率850nm红外led,支持LED补光亮度可调。LED显示摄像机编号状态。
6.系统简单易用性:追踪相机需支持单根线缆连接,POE供电,仅需一根网线即可同时完成系统供电、同步及数据传输功能,系统可支持不少于96个摄像头的扩展联用。
7.稳定性:支持30x24小时工作:产品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工作30天*24H(720H),不应出现电、机械或操作系统的故障。
8.安全性:具备自有知识产权。
9.图像处理模式: marker点二维坐标模式/原图灰度模式; 支持软件控制相机的帧率、曝光时间、闪光灯亮度、阈值、增益。
10.外观重量:产品采用铝合金机身材质,机身重量: ≤0.60(kg),相机尺寸: 长宽高之和≤300(mm)
11.工作环境适应性: 相机在≥60摄氏度环境温度下可连续正常工作24小时以上;相机在≤-25摄氏度环境温度下可连续正常工作24小时以上;
12.防振动测试:  依据GB/T 2423.10-2019,相机经至少3h的XYZ轴向振动,振幅0.35mm,试验后,可正常工作。
13.接口与传输方式: POE-GbE/USB-WIFI,
14.供电方式: 兼容DC12V供电和POE供电;

(四)视频处理器
1.拼接处理器采用纯硬件模块化插卡式架构,无内置PC/X86/X64架构硬件,无病毒感染、非法入侵和系统崩溃的危险;
2.单台设备最大规模支持304路高清信号输入,160路高清信号输出;
3.电信级的背板交换架构,背板为每路高清信号单独提供6.25Gbps串行带宽,单输入板25Gbps带宽,单输出板50Gbps带宽,背板总带宽大于2T;
4.输入卡可混插到输入和输出槽位,具备输入输出通用混插插槽;
5.平均故障时间间隔(MTBF)大于100000小时,保证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6.单卡同时支持HDMI 2.0及DP 1.2 4K@60Hz信号源输入,单接口支持3840x2160@60Hz信号处理,支持HDCP 2.2;单卡同时支持DL-DVI和DP 4K@30Hz信号输入;单卡同时支持2路DP 4K@30Hz信号同时具有VESA 3D信号输入,支持HDMI1.4、HDbaseT 4K@30Hz信号输入;
7.支持DL-DVI、HDMI、HDbaseT 4K@30Hz信号输出;
8.支持SDI、HDMI、VGA、CVBS、YPbPr、IP、DVI、HDBaseT等信号的混合输入,DVI-M输入卡,单张输入卡可同时支持HDMI/DVI/VGA/YPbPr/Cvbs所有标准输入,支持3G SDI 60Hz输入,输出支持DVI、HDMI、VGA、Dual-link DVI、SDI、HDBaseT等信号;
9.输出画面支持4K信号之间以及4K信号与普通HD、SD信号混合拼接、叠加、跨屏、缩放、分割功能;
10.支持单接口1920x1200@120Hz、3840x1200@120Hz等分辨率主动立体信号输入;
11.支持输入多接口8K-16K信号保证所有输出同步,8K-16K显示不撕裂、不丢帧、高度同步;
12.支持系统全同步、非同步和内部源同步模式,具有单独板卡支持VESA、BNC 3D信号输入输出,支持Nvidia 3D vision、DLP link、IR主动立体;
13.支持主动立体信号与非立体信号混合开窗,多路主动立体信号同时输入同步保持功能;
14.输入输出延迟低于2帧;
15.支持全屏信号源预监、大屏图像回显功能,最多支持256路信号的同时预监和回显;
16.输入热备份功能选项卡,支持自动切换丢失信号源到备份信号源;
17.支持在拼接屏上显示世界时钟,至少4种以上不同时区的时间;
18.设备具备静态底图功能,底图功能无需配置额外的功能卡,设备支持超大分辨率底图显示。
19.支持输入台标标注功能,支持文字和图片;
20.支持滚动字幕,字体大小、颜色、位置、滚动速度可自定义;
21.支持4:4:4图像无损处理,不丢失任何像素细节,内部处理信号不丢帧不降帧,任何分辨率下60Hz不丢帧;
22.具备LCD/DLP屏垂直同步补偿能力,能够消除上下多行屏间画面撕裂的果冻效应;
23.支持拼接屏之间的拼缝像素补偿,可设置正值和负值;
24.单台设备同时支持普通拼接、竖屏拼接、0-360度任意角度旋转创意拼接。输出画面分辨率点对点显示不拉伸变形,不丢失损伤像素;
25.支持板卡热拔插更换,支持板卡在线升级;
26.支持平板电脑端控制,任意窗口的新建、缩放、拖动、漫游等操作,可查看可调用模式;
27.高可靠性可插拔N+1冗余备份电源,8U以上大规模设备采用铝制机箱,优化传导散热及重量;